因为这两者使得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乱哄哄的局面。
而在这之中,胡雪岩善于应对,认得准方向,把握得准秩序。
他对洋场势力的借取,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宏观把握能力。
在胡雪岩首次做生丝生意时,就遇到了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,并且遇见了洋买办古应春,二人一见如故,相约要充分利用洋场势力,好好做一番大生意。
胡雪岩在洋场地位的确定,是他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。
上海采运局可管的事件甚多,牵涉和洋人打交道的,第一是筹借洋款,前后合计在一千六百万两以上,第二是购买轮船机器,用于由左宗棠一手建成的福州船政局,第三是购买各种新式的洋枪弹药和炮械。
由于左宗棠平叛心坚,对胡雪岩的作用看得很重,凡洋务方面无不要胡雪岩出面接洽。
这样一来,逐渐形成了胡雪岩的买办垄断地位。
而洋人看到胡雪岩是大清疆臣左宗棠面前的第一红人,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,所以也就格外巴结他。
这也促成了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形成。
垄断饭最好吃,垄断行业的钱最好赚,这是众所周知的真理。
如果能吃上垄断饭,哪怕只是分享一点残羹冷饭,也胜过外面的鲍鱼燕窝。
因为势力一旦形成,别人就不易进入。
这就像自然保护区一样,在保护区内是被保护动物的天下,外类不得涉足。
当然,想涉入也是不大可能,因为洋人就认准了胡雪岩,不大相信不相干的来头。
实际上,江南制造总局就曾有一位买办,满心欢喜中接了胡雪岩手中的一笔军火生意,却被洋人告之,枪支的底价早已开给了胡雪岩,不管谁来做都需要给胡雪岩预留折扣。
商人、企业家在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人才闲置,把他们组织起来,充分利用;资源闲置,把它们挖掘出来,充分利用;信息闲置,把它们组合起来,充分利用。
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。
明明是个无药可救的赌徒,胡雪岩却能够把他利用了,派他购丝、办货;明明是个落魄的文人,胡雪岩能把他鼓动起来,让他尽己所长,安定地方。
官场和江湖有嫌,洋人和官府有隙,胡雪岩却非要他们前嫌尽弃,沟壑尽平,大家携手来做生意,求利益。
这种作为,一般人想不到,胡雪岩想到了,一般人做不到,胡雪岩做到了,所以人们称赞他神,称赞他奇。
这种神奇,在胡雪岩身上所表现的,就是与众不同之想。
凡事总要超出别人一截,眼光总比别人放得远,才能步步得势——官场的势、商场的势、江湖的势、洋场的势。
进而因势取利,水到渠成。
这和下围棋的道理一样,别人放一子,自己紧粘一子,不是笨蛋也聪明不到那里去,稍具围棋常识的人都懂得要放手做势,不求一子一地的得失,先从整体上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,形成孙武子所说的“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”
的有利态势,然后抱犄角与敌逐,自然就能稳操胜券。
杜牧在《阿房官赋》中说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
其中所讲的势,与官场的势,商场的势道理相通,即惟有能够抱势,方可钩心斗角。
4.依靠官势,自立门户
世人都知道官商结合好赚钱,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将官与商结合起来,却是大不相同。
有的人缺乏长远打算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利用官势猛赚一把就收场,没什么大追求,充其量也就是挣一些钞票而已,还有的人变成依附在官势上的“吸血鬼”
,看起来喝得整天溜圆滚饱,一旦离开官场,马上就无法生存。
胡雪岩与常人不同,他一心想依靠官势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,自立门户做老板。
重逢王有龄,当初因资助王有龄而留下的恶名自然消除,特别是帮王有龄圆满地解决漕米解运这个难题之后,胡雪岩起码有两个在一般人看来相当不错的选择:一是留在王有龄身边帮王有龄的忙,而且此时的王有龄确实需要帮手,也特别希望胡雪岩能够留在海运局帮帮自己。
依王有龄的想法,适当的时候,胡雪岩自己也可以捐个功名,以他的能力,肯定会有腾飞发达的时候。
胡雪岩的另一个选择是重回他曾经当伙计的信和钱庄,以他此时的条件,回信和必将被重用,实际上,信和“大伙”
张胖子收到王有龄听从胡雪岩的安排还回的五百两银子之后,已经做好了拉回胡雪岩,让出自己位子的打算,他找到胡雪岩的家里恳请胡雪岩重回信和,甚至将胡雪岩离开信和期间的薪水都给他带去了。
然而,这两条路胡雪岩都没有走。
混迹官场本来就不是胡雪岩的兴趣所在,按照胡雪岩的说法,“做生意的见了官,好像委曲些,其实做生意有做生意的乐趣。
(第8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